在漳州,有兩處林語堂故居,一處在他的出生地阪仔,另一處在他的祖籍地天寶;位於天寶鎮五里沙村珠裡社的林語堂故居,距林語堂紀念館300多米,是仿照台北林語堂故居而建的,與台北林語堂故居一樣取名為「有不為齋」,據導遊說紀念館為常設展館而故居平時不對外開放,所以今日很幸運可以一窺這位文學大師的家
**遇見林語堂文學大師
林語堂紀念館
紀念館藏在薌城區天寶鎮的蕉林深處,白牆黑瓦的閩南建築被芭蕉葉簇擁著,倒真有幾分先生筆下「宅中有園,園中有屋」的意境;館內展陳豐富,通過珍貴手稿、歷史照片、著作版本及林語堂生前喜愛的煙斗、眼鏡等實物,生動勾勒其從漳州走向世界的傳奇人生軌跡與非凡文學成就。這裡不僅詳細記述了林語堂作為文化使者的貢獻,更特別挖掘並呈現了他始終縈繞心間的濃濃故鄉情結
**紀念館佔地不小
**明顯的入口
**前往紀念館的路上,兩旁是滿滿蕉林
**年輕的林大師
作為重要的文化地標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紀念館肩負著傳承林語堂文化遺產的重任;林語堂紀念館不僅是漳州向世界遞出的文化名片,更是閩南大地上熠熠生輝的文化明珠。它吸引著無數人前來瞻仰大師風采,感受中華文化的恒久魅力,在文學大師的精神家園中汲取前行的力量
**故事
**文學大師風彩
**珍貴的手稿
**豐富的館藏
林語堂故居
林語堂在台北陽明山的故居,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,結合西式拱門、西班牙式螺旋廊柱,配上中式窗花,體現大師的中西合璧風格,台北故居的陽台是西偏南30度,站在陽台可以遙望家鄉漳州的方向,可見林語堂晚年對家鄉的思念,因為思念家鄉,一直想遷居漳州,但因種種原因無法回鄉,只能選擇定居台灣,與家鄉隔海相望
**與陽明山藍白不同,這裡是橘白
**建築美
**館藏
為了圓林語堂的回鄉夢,漳州市薌城區把台北林語堂故居「複製」回他的家鄉,讓遊人在他的家鄉也可以「看見」台北故居,追尋他晚年的生活足跡,尋覓他的鄉愁;天寶林語堂故居2017年開建,2018年初對外開放。這座紅瓦白牆的兩層建築,內設書房、生活場景、展館三大部分,從結構設計到房屋擺件,皆按台北故居實景還原;故居內增設的林語堂蠟像及夢迴館,讓參觀者在「遇見」林語堂的同時「讀懂」他的鄉愁
**生活痕跡
**生活痕跡
**明快打字機原型
走跳心得
這回來到天寶遇見這位文學大師~林語堂,來到這才知原來大師果然是大師,紀念館珍藏豐富,故居復刻生活痕跡;12年https://ber925.com/post-628465/我曾造訪過於陽明山上的故居,當時被藍白風的建築給吸引進去,天寶故居則是橘白風格,導覽員有說為何不是藍白但我忘了;不管是藍白還是橘白建築都很美,建築內的館藏更是值得走一趟
**來到這忘別了品嚐天寶香蕉
漳州天寶林語堂故居資訊
Trip Date:2025.06.12
地址:中國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珠里村五里沙685號
漳州林語堂紀念館資訊
地址:中國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距故居300公尺左右
開放時間:週一休館
按讚加入粉絲團